2019领导参阅第12期
来源:太湖书院   日期:2019-07-16   浏览:2614

贸易摩擦环境下我国外贸逆势增长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实现逆势增长情况值得重视。苏州是外贸大市,准确分析这一宏观大势,对于我们把握趋势、稳定外贸具有重要意义。现综述有关情况,供领导参阅。

一、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2.1万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出口6.5万亿元,增长6.1%;进口5.6万亿元,增长1.8%;贸易顺差8933.6亿元,扩大45%。另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5月末外汇储备报31010亿美元,比4月的30949.5亿美元增加61亿美元。5月的外储规模也创下了去年9月以来的新高。

5月份当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值2.59万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43万亿元,同比增长7.7%,较前4个月加快2%;进口1.16万亿元,同比下降2.5%。

 

二、中国外贸的三个“意外”

具体分析,与市场预期相比,这份“成绩单”出现了三个“意外”。

一是出口好于预期。中国出口在中美关税措施升级情况下仍保持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商品有较强竞争力。

二是进口大幅下降。5月当月,中国进口额同比下降2.5%。如以美元计,进口下降达8.5%,为2016年7月以来最大降幅。进口额大幅缩水可能有三个因素。其一,基数效应。去年同期中国进口额同比大增15.6%,高基数导致今年5月进口增速小幅下滑。其二,受贸易摩擦影响,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减。据海关总署数据,5月当月中国原油、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均下滑,其中大豆进口量只有736.2万吨,跌幅高达24%。其三,宏观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称,进口降幅超出预期,说明国内需求仍然相对低迷,经济下行压力仍存。

三是对美贸易顺差不降反增。目前美国已对华25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但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不仅未见缩小,反而比上年同期扩大11.9%。直观来看,这是因为中国对美出口降幅远远小于自美进口降幅。前五个月,中国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3.2%;自美国进口下降25.7%。


三、我国外贸逆势增长的原因分析

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实现了逆势增长,延续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从总体看,面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有所放缓的大环境,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的基本面没有变,特别是稳外贸、稳外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成效逐步显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这为我国外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来看:

一是外贸发展韧性更强,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国际贸易风险持续增加,尤其是美国再次挑起并升级对华经贸摩擦,中国外贸发展遇到巨大压力。然而,中国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并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能力,与世界各国保持着紧密的经贸来往。在一系列扩大开放、稳外贸的政策强力支撑下,中国在世界经贸体系中的地位不会因为外部一时的冲击而被撼动,中国外贸发展韧性更强。

二是外贸市场日趋多元化,外贸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前5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下降9.6%,中国外贸对美国的依存度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中国对欧盟、东盟、日本等世界主要进出口市场的贸易额持续增长。其中,中欧贸易总值达1.9万亿元,增长11.7%;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1.63万亿元,增长9.4%,欧盟和东盟分别是中国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前5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值3.49万亿元,增长9%,高出全国整体增速4.9个百分点,超过外贸总值的四分之一,中国对外贸易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三是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彰显了民营经济在外贸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外贸发展不仅要看增速,还要看质量。近年来,中国自主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外贸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技术密集型拥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总值保持较快增长。前5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3.8万亿元,增长5.1%,占出口总值的近六成。而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3.02万亿元,下降2.4%,外贸结构更加合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主体活力不断提升。前5个月,民营企业继续领跑外贸增长,进出口增长11.1%,达5.02万亿元,占我外贸总值的41.4%,比去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