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山帮”的历史与传承
“香山帮”是一个历史悠久传承2500年的建筑流派,据考证“香山帮”的技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形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从八十年代以后,苏州园林重新兴起,通过几十年的发展,“香山帮”重振雄风。“香山帮”所处的位置,苏州西部的香山地区,香山区域范围东至外塘桥,西到光福庵全,南临太湖,北倚穹窿山面积约为40平方千米,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这里自古出建筑工匠,所以这里的工匠都称为“香山帮”工匠。泥水匠、漆匠、堆灰匠、叠山匠、彩绘匠等经典的工种于一体,它是传统技艺和建筑艺术巧妙地结合,创造了中古历史重要的一脉“香山帮”,后来“香山帮”造房子被称为苏派建筑。
“香山帮”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香山人的勤劳和聪明智慧,还有和我们苏州的繁荣富庶是密不可分的,“香山帮”成功的关键人物是蒯祥,当时蒯祥造了北京三大殿。重传承是“香山帮”形成的基础。国家级传承人薛福鑫和我们现在的传承人薛林根包括薛东,这些都是在父子之间,朋友之间在相互传递,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叫姚承祖清代成立了鲁班协会,为“香山帮”培养了很多人才。
“香山帮”主要有几个重要传承体系,有明代的蒯氏木工,清末姚氏木工,香山小横山的姚氏木工,香山梅舍李氏木工,还有薛氏瓦工,谭氏、杨氏瓦工,还有斜塘的秦氏瓦工,还有水桥的张氏瓦工,还有陈氏瓦作泥塑。“香山帮”代表性人物有杨惠之,第二个就是蒯祥,他造了北京的三大殿,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因为蒯祥的功绩后来在南京的博物院有一幅图,能够证明他是这个项目的总设计师。还有一个堆假山的戈裕良,他虽然是常州人,但是他堆的假山是用“钩带法”,主要功绩是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是代表作之一。另外姚承祖最主要的功绩除了他办了一个学校,还编了一本书,这本书对我们现在古代建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里程碑的意义,现在目前呢还没有人能全面的对《营造法原》编的比他更好。后来姚承祖他有四个案例,有严家花园、怡园、灵岩山大雄宝殿、香雪海梅花亭。
上述所有的项目,包括这些世界遗产,包括苏州园林和宫殿建筑,实际上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然后由我们这些工匠大师来实施完成的。目前的苏州古建队伍,具有建筑三级以上资质的古建单位有225家,具有一级资质单位15家,二级资质单位65家,三级资质单位145家,从业人员近三万人,年产值超百亿。其中“香山帮”拥有两位国家级传承人陆耀祖、薛林根,江苏省级传承人2人杨根兴、顾建明,市级传承人3人朱兴男、张喜平、郁文贤,以及我们吴中区级传承人八位,然后这些传承人所带的徒弟不下于300人,目前活跃在古建工程项目上,他们都是技术骨干,为古建工程和修缮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也为苏州营造企业的传承起到了一个核心的作用,都是这些骨干在传承。苏州“香山帮”有它自己的特点,“香山帮”的营造企业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建筑方式上有苏州风格,苏州的木雕、砖雕和彩绘建设。“香山帮”的特点有色调和谐、结构紧凑、制作精巧、布局机变,根据地形根据当地的情况,每个工程都不一样,因地制宜。“香山帮”工匠建造了北京故宫、天安门、西藏布达拉宫,同时承担了众多古典园林的修复。新中国成立后香山帮工匠还走出国门,把古典园林推向世界如美国(明轩)、新加坡。为了更好的传承,我们建了一个基地,这个基地整个占地380亩,有滨江园艺区、企业总部区、园博体验区、市场交易区、生产加工区,为苏州园林起到一个关键性作用,目前我们有20余家古建企业和300多家文化创意旅游经营户。包括我们太湖古建、天堂美、蒯祥古建。为了更好的传承,我们创立了“香山帮”营造协会,规范行业内各企业的行为,同时协会邀请了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周干峙、王景惠、姚兵、吕济民等先后来香山工坊参加各类活动和进行专题讲座,提高人员技术、专业水平。创办香山职业培训学校,培养了很多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技术工人。另外我们还开展了校企合作,今年1月18号和苏州农职院共同成立了香山工匠学院,得到了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另外我们为了更好的传承举办了很多拜师等活动,包括我们香山帮“香山杯”,开展了“香山帮技艺传习所”活动,这个活动开展了十三期,有20多个传承人参与,主要把他们的秘诀技艺记录下来,再传承,这样有个依据。这些老先生年纪小一点六十多岁,大的八九十岁。另外我们创办了一个学刊,发行了六十四期,由于成本原因,现在改为微信。我们出版了很多书,有《园踪》、《香山帮建筑图释》等等。另外我们还参加了许多重大活动,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还建立了一些平台、制作了一些宣传片。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技术创新,特别是一些门窗,一些气密性、保温性都达不到要求,所以我们开创了一些仿古的门窗。
(作者系苏州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州香山帮营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