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领导参阅增刊第2期 | 让数字真正为苏州经济全面赋能
来源:太湖书院   日期:2021-03-12   浏览:1449

让数字真正为苏州经济全面赋能

去年以来,苏州大力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新年召开了“第一会”——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推出了“数字苏州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打造永远在线的“数字苏州”。苏州经济正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

从总体上看,苏州的数字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与上海、杭州等地相比,在发展规模、融合程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成为发展新趋势。苏州如何急起直追、高起点发展,使之真正成为苏州经济的新优势、苏州制造的新品牌,建成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的全国标杆城市,值得思考。现提出以下建议,供领导参阅。

一是以“产业链”为抓手,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发展要落实到产业,没有产业融合,数字经济发展就变成“无源之水”。苏州制造业规模优势明显,这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基础。为增强竞争力和凝聚力,需要提升数字产业规模和延伸数字产业链,实现数字经济多元集聚发展。因此,要以大数据应用为战略引领,培育壮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挖掘、应用、展示、衍生等产业,打造数字产业链条;培育数字产业集群,搭建平台培育数字技术创新联盟、产业联盟等,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能级,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导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服务业”向纵深发展,积极改造工程机械、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释放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二是以“创新性”为引领,加快寻求关键技术突破。技术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发展中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创新至关重要。因此,要以需求为牵引,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联合攻关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的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一方面,带动集成电路、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薄弱基础技术环节实现根本性突破,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并巩固 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全球领先地位。

三是以“信息化”为主导,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是以“软件”信息为主导的,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数字基础设施包括了管网、云平台、终端等。加强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统筹规划。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需求,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统筹好信息基础设施与市政、公路、铁路、机场等规划建设的有效衔接。其次要拓展空间。加快构建全球领先、安全可靠的云数据中心平台,抢占数字经济前沿空间阵地;加大 5G 网络和量子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投入,形成创新引领的空间技术。再次要优化升级。加快传统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力度,科学灵活设置接入技术,方便企业、平台与其他用户的接入,促进不同类型用户之间协同发展。

四是以“应用型”为导向,加快打造专业人才队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发展数字经济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一支优秀的应用型人才队伍。一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制定既公平又体现差异的激励政策,建立创新技术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界限,让人才能够实现有序畅通流动;完善技术入股、股权期权等激励方式,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收益分配机制。二是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支持高校设立数字经济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人才;鼓励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积极培育专业技能和应用创新型人才;支持与海外高水平机构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三是造就一批领军人才。要结合国家重大专项和急需专业领域,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信息化管理人才等,为发展数字经济筑牢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