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太湖书院大讲堂(2023)圆满举行
来源:太湖书院   日期:2023-05-23   浏览:516

5月20-21日,由苏州太湖书院联合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研究基地共同主办的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国道德话语体系建构研讨会暨第二届太湖书院大讲堂(2023)在苏州太湖书院成功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山西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委党校、江苏省委党校、道德与文明、中国社会科学报等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与学术报刊部门的3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苏州太湖书院、苏州太湖智库领导等参加。

本次会议的开幕式由苏州太湖书院执行院长、苏州太湖智库主任、苏州科技大学教授王建明主持。

现场,南京大学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主任陈继红教授致辞。她指出,本次研讨会主题“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国道德话语体系建构”,在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时代诉求的具体表达。盛会汇聚了来自高等学府的专家、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人和来自民间书院的杰出代表两大文化传播群体,希望通过这两股力量的交汇,共同推动探索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型实践模式。

苏州太湖书院、苏州太湖智库理事长、江苏乾宝科技发展集团董事长王跃程简要回顾了太湖书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一年的奋进历程。他表示,在各界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下,苏州太湖书院从最初的默默无闻成长为现在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江苏省4A级社会组织、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江苏省人文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同时,苏州太湖智库也跻身于苏州市十大新型智库。

一直以来,苏州太湖书院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始终坚持聚贤重道,赓续千年书院历史文脉,打造了主体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米的“一园一厅八馆”的现代书院新格局;传承创新了古代书院的文化教育功能,建设藏书馆、创办院刊、著书出书,同时,创新延续了古代书院的学术研究功能,围绕时代命题,积极探索打造“新时代太湖书院文化学派”,依托专家与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形成了现代易学、工程哲学、园林文化等三大研究特色和一批标志性成果,以及拓展了书院的文化传播与育人功能,设立“太湖书院大讲堂”品牌论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国学亲子教育”、“大国工匠精神”等各类教育活动,建设江苏省研究生人文工作站,与高等学府深度合作,联合培养高端人才。书院和智库弘扬先贤“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与“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积极建言资政,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形成了“书院+智库”一体两翼齐发展的鲜明特色。面向未来,苏州太湖书院与苏州太湖智库将继续坚定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遵循“两创”、“两结合”原则,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探讨新时代民办书院与高等学府深度合作的新道路、新模式,协同推进实现书院文化功能上的创新发展。

王跃程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仅是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太湖书院和太湖智库的永恒课题与使命责任,希望通过盛会凝聚起书院、智库与高校的合力,以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苏州太湖书院院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讲席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关于中华传统美德当代传承的学术性讨论意义重大,希望本次会议能够真正产出一些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传统美德的实质性成果和落地的建设性举措,并以多样化的方式落实,比如开展面向青少年的传统美德主题研学、面向党员领导干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家风家训家规主题教育、面向企业家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主题培训等。同时,促进书院和高校的深度结合,创新性探索并形成一些具备实操性的方式方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新时代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本次研讨主题学术演讲分为四场,《道德与文明》编辑部研究员杨义芹和东南大学教授徐嘉、南京大学教授王浩然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付长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杨明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肖群忠、黑龙江大学教授关健英和山东大学教授黄玉顺分别担任了四场学术演讲的主持人和评议人。22位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新时代建构中国道德话语体系,促进全面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山西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焦国成以《人性本善,何以制恶?——对孟子美德论的一个疑问》为题发言,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如何制恶的疑问。他认为,性善论非常重要,在美德体系里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但性善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校务委员杨明教授作了关于《“第二个结合”的几点思考》的主旨发言。 “第二个结合”的内涵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它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未来走向的问题,在追求发展的同时避免丢失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第二个结合”应以“双向奔赴”的方式落实,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奔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向世界奔赴,从而提高中华传统美德在世界的传播度和认同度。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付长珍以《再论德性之知》为题讲话。思考中华道德话语的当代建构需要回应伦理学的普遍问题和中华民族的伦理智慧、文化传统两个方面的问题。大家需要重视德性之知,探索知识与德性的关系问题,弥补价值和德性、知识和伦理之间的断裂。不仅要理清道德知识、伦理知识、伦理学知识的区别,还要厘清德性方面的问题。

辽宁大学哲学院金香花教授作了《中国伦理学的范式变迁与话语特色》主旨发言,她以中国伦理学的范式变迁为分析视野,提出中国伦理学话语的建构需要厘清并解答为何建构与怎样建构的问题。她认为,建构话语可以帮助大家从西方本体论的哲学思想和学术体系中挣脱出来,形成中国特色的伦理话语规则和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郭清香副教授在《一以贯之之道能回应美德统一性吗?》的发言中表示,目前中国伦理学研究面临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传统伦理学研究和现代伦理学研究如何对接的问题,二是中国伦理学研究如何回应西方哲学界、伦理学界所提出的对其自身传统进行反思的问题。如果对“美德统一性”学说加以研究,则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一些应对的答案。


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卓在《作为中国道德话语的功夫及其特质》的发言中,指出“功夫”在近代的中国道德话语、中国哲学话语中缺失的现状。相较于西方哲学,“功夫”具备强调内在超越、日常生活修炼、彰显人文精神等三个特点。并具备三个理论价值,一是有助于对中国哲学固有问题的内在理解和疏释,二是有助于回应外部的质疑,三是有助于美德的养成。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海超副教授作了题为《陆九渊对圣人道德有限性的阐释》的发言。陆九渊认为圣人道德仍然存在不完备性。因此,陆九渊心学所表明的“心小而道大”的主旨,对众人反思自由无限性、心灵无限性具有重要意义。

年近90岁高龄的太湖书院山长丘亮辉研究员发表了题为《中国传统道德观的现代意义》的学术演讲。他认为,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基础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传统伦理观的基本原则是进德修业,尊道贵德;重要目标是独善其身,兼容天下。以此观之,传统道德观对解决新时代道德问题主要有三点启示:一、尊重自然,平衡科技与自然的关系;二、以人为本,注重道德教化有责任意识;三、天下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他还向大会郑重提出了“成立全国性的科技道德伦理委员会”的倡议。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肖群忠教授以《文化、生活与实践:诠释中国传统伦理的三个维度》为题作交流发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构中国的道德话语体系,不仅是一个学术话题,也是一个时代的重要的主流话题,需要突出中国的本位文化立场。

中国近40来关于伦理诠释的学术框架是西方反思式的,将道德当做思想的题材和作为反思的对象,而他认为“文化道德观”要以文化这种更大的视野来看道德,强调中国的立场,凸显人民群众作为主体的地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管理学院周可真教授在《倡导和开展智仁勇兼备的新君子人格教育》的讲演中认为,在实证科学时代,管理哲学更应该去研究思维规律。价值与知识是分不开的,价值必须以知识作为前提和基础。因此,价值问题也是一个知识创新的问题,与思维规则、创新等密切相关。孔子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君子,君子教育就是智仁勇兼备的、知情意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如今,

需要重新思考儒家的人道学、情感哲学,将知情意结合在一起,倡导和开展智仁勇兼备的新君子人格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关健英教授发表了题为《从中华概念史视角看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意蕴》的讲演。中国道德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华”的概念史梳理,能够回答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原因。“中华”这一概念与“中国”“华夏”等概念一脉相承,包含着地理空间、血缘血脉、王朝国家、文化伦理、民族共同体等多种内涵,昭示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蕴含着历史上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包含着中华民族人文相续伦理认同的文化创造。

北京市委党校龙倩老师在《德:中华文化的精神气质》中认为,汉字是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德”字可以体现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独特气质。自创立以来,从整体上奠基了中华文化的人文走向,决定了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特质,塑造了中华民族崇德向善的精神品格,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气质。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小星老师发言的题目为《论先秦儒家“勇”的观念》,从微观的概念出发,讨论了“勇”在先秦儒家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他认为,在如今这个崇尚法治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法”与“德”的统一,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黄玉顺教授在《儒家道德哲学的现代转化》讲演中主张,传统的道德话语体系需要进行全面转化,从而建构起中国的道德话语体系和伦理话语体系,要立足于“论”且需要面向生活本身。通常情况下,道德的价值规范是不断变动的,因而需要与时俱进解构、重塑、重建新的道德价值观念。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的徐嘉教授在《“乐”的伦理道德意义》发言中表示,从文明的源头来看,人类第一个成熟的文明形态是礼乐文明,人生活在礼和乐的文化土壤中。因此,乐对社会、人性、制度都有很大作用。同时也阐述了孔子对乐的作用的理解,以及从古至今乐的价值转变。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副教授臧政在《老龄化背景下孝道伦理的现代价值转化》发言中表示,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要真正地在中国社会落地生根,并且全方位地普及。要通过论证孝思想中的“恭”的属性,从“孝”中启发“敬”这一价值共识来启发“孝”的现代性意义;要以人格和家庭地位的平等为原则启发孝的互惠体。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陆杰峰助理教授在《孝与道:从<论语>看儒家孝德的根本规定》的发言中认为,孝的真理性、恒久性以及对人格的意义导致其可以称之为孝道的原因。在讨论一个具体的美德时,需要一个关于道德维度的引入,这有助于大家在讨论时提供一个具体依据。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的王文东教授在《道家德性论在当代中国美德伦理话语体系中的理性取向》的发言中阐述了三个问题,第一,在理论及逻辑话语方面,德性、德行、美德等概念的共同含义;第二,理性的取向,即立足于中国、文明的立场,要以超出文化的立场即在文明的立场上讨论落实个体关怀建设共同的价值;第三,分析了在理性取向中道家德性论的可能发展。

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朱光磊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重建中华传统美德形上学的思考》的发言中,总结了中国哲学中两种承德之教的类型,即鲲化鹏式和蚕化蛾式,并将承德之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上学相结合。他认为新中国建立起来后,在发展上传承了这两个基本类型,且这两个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可以融合。

贵州师范大学阳明文化研究院张春香教授在《易道生生与中国道德话语体系的建构》的发言中,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层面思考了中国道德话语体系的建构问题。她从“易道生生”解释了自己对“易”的理解,并从“生生”这个范畴出发解释了生命、生成变化、生机等关键概念,并对中国道德话语体系进行了解释。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璐助理教授在《宗教学视域下宋明理学工夫体验的研究》发言中,从宗教学视域阐述了宋明理学工夫体验主要变现为宗教本质与神圣体验、理学工夫的神圣体验、理学神秘主义神圣体验等。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继红教授作了题为《中华传统美德参与新时代中国道德话语建构的叙事空间》的讲演,她认为题中所说的“参与”意味着叙事,具体展开为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从叙事时间来看,参与是一项具有文化连续性的理论工作,从叙事空间看,参与既关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也展开为地方与世界的连接。对于中华传统美德有没有可能转移为普遍性知识等问题,她阐述了三种理论路径来实现叙事空间从地方向世界的拓展。

最后,焦国成教授作总结。他指出,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国道德话语体系看似是两个问题,其实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二者的结合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中华传统美德除了众所周知的仁、义、礼、智、信外,还包括德、乐、勇等广泛的内容。美德不仅体现在德性、德行方面,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家庭生活、话语体系、社会情境都与美德息息相关。在新时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实力的不断增强,还需要建立起更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话语体系和言说体系。

期间,还举行了“南京大学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研究基地苏州太湖书院研究中心”揭牌仪式,研讨了“新时代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民办书院如何发挥其应有功能”,参观了太湖书院“一园八馆”,实地考察了苏州金庭镇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正值当前全国上下开展党员主题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时刻,是应时代之需,答时代之问。专家学者多视角探讨碰撞出思想火花,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探索构建新时代以中国道德话语体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